通讯!不要再被诈骗了,来看看诈骗罪立案标准!
2023-04-18 19:44:31 来源:法问网
2012年7月29日,王某某使用仿古做旧的唐三彩,冒充唐朝文物唐三彩,以1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受害人徐某,并当场收取徐某定金30万元。同年8月12日,王某某又收取徐某支,并约定余款过户30天后给付。后徐某产生怀疑,要求王某某一同请有关专家鉴定。王某某害怕事情败露,携款潜逃。徐某随即报警,2013年4月23日,王某某被公安机关查获。次日,王某某的亲属将赃款退还被害人徐某,被害人徐某对王某某表示谅解。最终法院认定被告人王某某犯合同诈骗罪,判处有期徒刑六年,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千元。
但是,在我们生活中,还是有很多人不清楚什么是诈骗罪,也有很多诈骗罪犯徘徊在立案标准的边缘,那么,今天律霸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“诈骗罪”的相关规定吧。
一、诈骗罪概念
(资料图片)
诈骗罪(刑法第266条)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,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。
二、诈骗罪认定:罪与非罪的界限
本罪与本法规定的其他诈骗犯罪的界限
本法在其余各章节分别规定了集资诈骗罪、贷款诈骗罪、金融票证诈骗罪、信用证诈骗罪、信用卡诈骗罪、有价证券诈骗罪、保险诈骗罪、合同诈骗罪等。这些诈骗犯罪与本罪在主观方面和客观表现方面均相同,但在主体、犯罪手段、主体要件与对象上均有差别,较易区分。本条因之规定,“本法另有规定的,依照规定。”
三、诈骗罪立案标准
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本法另有规定的,依照规定。
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、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、五十万元以上的,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“数额较大”、“数额巨大”、“数额特别巨大”。
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、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,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,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,报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。
以上就是律霸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诈骗罪的相关法律规定。如果现实生活中您或您的家人朋友们遇到类似的问题,可以直接找所在地人民法院或公安机关,或者在第一时间找律霸网律师在线图文咨询或电话咨询。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也可以咨询律霸网相关律师。
标签: